本篇文章2791字,读完约7分钟

在没有地域特点、没有交通、没有资金资源的穷乡僻壤,如何走出坚强的村落富民之路? 宝鸡市东岭村用其40多年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

改革开放前,这个渭河边的小村庄人均只有三分钟的河滩,饥饿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记忆。

目前,这里的村庄集体拥有固定资产380亿,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人均住房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人均资产超过300万元,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陕西第一村、中国西部第一村、“全国文明村”

这是什么样的西部村落?他们又走上了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之路?

从集体工作室到千亿家,从贫困村到“小康村”

东岭旗下的崔木炭矿

“村子东边的村子西边充满了水,村子前面的河滩白茫茫的。 半年糠菜半年粮,女不嫁东岭郎”。 改革开放前,东岭村是陈仓町联盟村最贫困的第六村民小组,人均只有3分,很多人不能吃饭。

1978年乘改革开放春风,东岭开了黑白铁皮加工店,但1988年发生乙炔爆炸事故,将村里的小厂推上了“散摊”的边缘。 危急时刻,一个村民挺身而出。 他后来是东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黑记。

李黑记接手加工店,到1994年公司产值已经超过亿元,固定资产达到2000万元,成为全市公司快速发展的典型。 来工厂上班挣工资的村民更多,“菜农”“粮农”慢慢成了产业工人。

但是,在小富即安、“光谱食净”的小农经济思想支配下,集团企业、村企业的矛盾激化,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最大阻力。

1994年,东岭人探索“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共同快速发展”的新制度模式,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找到了新途径,村委会班子成员也是公司班子成员,村可采用的资源也是公司资源,

1999年7月,第6村民小组被取消,被定为独立行政村——东岭村,李黑记高票当选为村党委书记、村主任。

从1999年开始,东岭集团股份制改造,李黑记多次走共同富裕道路,村集体为大股东。 股权明确后,通过重组、兼并、进入等形式,东岭集团迅速完成工业化,进入现代公司行列,形成了国内、国际贸易、钢铁及锌冶炼、矿产开发及煤炭开采、房地产、金融投资、网络等多业综合性集团企业

目前,东岭集团的子公司分布在上海、广州、浙江、云南、湖北等全国20多个省市,数量达100多个。 仅2007年,集团企业缴纳的税收就达到20亿元,成为陕西省首家总收入超过千亿的民营公司。 其中建材类钢铁贸易、铅锌贸易等居全国第一位。 “东岭”牌锌锭、钢材等成为领域翘楚,“东岭”企业品牌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公司展现出繁荣的生命力,表现出极强的成长性,连续16年进入中国公司500强行列。

“西府的名片,宝鸡的浦东”

东岭旗下的略阳钢铁

收紧“变革”一词,坚持市场导向,不断调整快速发展战术和产业结构。 这是东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较强竞争力的“秘笈”。

上世纪末,一家国有公司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 为此,国家开始深化国企改革。 此时,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取得初步成功的东岭公司,再次站上了风口。

东岭抓住市场机遇,作为民营公司参与国有公司改革。

东岭参与宝鸡凤县锌品厂、宝鸡焦化厂、略阳钢铁厂、西安第一轧钢厂、陕西省木材总公司等10多家濒临破产的国有公司的改革事业,接收和安置了数以万计的国有公司员工,注入资金超过50亿元,帮助了这些公司的起死回生。 目前,这些改制的国有公司已经成为所在区域内的重要支柱公司和纳税大户。

据介绍,集团企业全体1.8万多名员工中,约万人来自上述国有公司。 陕西省政府一位领导表示:“在全省众多公司中,东岭集团对国企改革没有贡献。”

例如,炼化过陕西第一反应堆钢铁和钢铁略阳钢铁厂,是陕西最早的钢铁联合公司,拥有上万名员工,但钢铁市场利润整体下滑,因公司自身体制等问题而停产。 为了挽救公司,省国资委牵头,东岭集团参与改革,注入数十亿资金,改造落后的技术装备,对矿山开发和高炉、制氧、60万吨棒材生产线和炼钢系统的改造,改善公司的生产经营环境,重新振奋略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东岭以前流传下来的特色产业受到严峻挑战,该领域多家钢铁、冶炼等公司在危机中相继倒闭。 面对危机形势,东岭积极出击,调整产业结构,压缩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并把快速发展的着力点转化为矿产、金融投资、国际国内贸易等行业

抓住历史机遇,公司滚雪球式地迅速发展。 年,东岭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全省第二位。

近年来,面对国家扩大内需的新战术机会,东岭投资230亿元,建成了新东岭城市综合体。 这给宝鸡这座西北城市带来了203米的摩天地标性建筑。

利用这个项目,东岭引进了皇冠假日酒店、银泰商业等国内外知名公司。 据介绍,目前该面积已成为千亩城市综合体核心区中央金融文化商务区最时尚、最繁华、最具活力的城市新中心,被当地人誉为“西府名片、宝鸡浦东”。

拿红利,住新居,让更多的人享受“村民待遇”

东岭冶炼企业

公司长大了,村民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改革开放后,“村企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快速发展模式,群众收入也大幅增加,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村民的收入是股票红利,改革时村里所有房子都有股票,构成为每年多次兑现20%的红利。 二是工资收入,全村95%的劳动力在公司工作,他们的工资收入从4万到几十万三是集体红利,全村人均每年由村村集体红利,人均3万元红利。 另外,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500元的养老金。 四是集资分红,村民手里有闲钱,交给公司用于扩张和建设,每年分红10%。 五、通过租金收入,村民将额外的大楼变为对外租金利润。 由于有了这些保障,东岭村发展很快,没有落后。 并且,东岭每年从有贡献的公司员工中吸收新村民,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村民待遇”。

住在好房子里,过好日子。 让村民们住在像城里人一样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大楼里,是李黑记成为书记后的强烈愿望。

1995年前,这里的房子大多是村民建的二层民房,兼作租赁住宅。 村里污染物排放不好,供电不足,道路崎岖不平,脏乱差问题突出。 2001年,东岭聘请设计院专家对东岭新村进行规范化设计,投资9200多万元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建成全省第一个“数字电视村”,成为“省级绿色文明社区”。

2006年后,结合更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东岭投资10多亿元,实施“东岭新时期”、“东岭国际城”住宅工程,东岭绿色文明园区楼群达34幢,彻底改变了东岭村的面貌。

在配套公共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村又为村民建设了休憩、观赏、游览的苏式“和园”,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年,东岭最后一处宅基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后,他们投资230亿元,建成宝鸡市最时尚、最现代、最气派的新东方岭城市综合体。 至此,东岭真正实现了从农村到现代城市的巨大飞跃。

以快速发展集体经济为路径,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东岭村被推翻,立足产业快速发展,开辟了帮助乡村振兴的道路。 (中国经济周刊)

:汪妍

标题:“中国西部第一村东岭:从贫困村到千亿“商业帝国”的蜕变”

地址:http://www.bjyccs.com.cn/news/1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