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0字,读完约5分钟

11月2日,走在金渠镇宁渠村的街道上,阳光下绿竹猗。

眉县属于宝鸡市,旧称“眉坞”。 这里是西周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国内多次出土西周青铜器、战国编钟等。 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当地人最自豪的事,他们安然幸福地生活在这里。

在“美丽乡村文明之乡”建设中,眉县积极发挥古来流传的文化特征,改善人居环境,转移风俗,着力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将文化记忆留给了一方乡土。

千年古村幸福多

金渠镇宁渠村是眉县的文化古村之一,这里的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 自明、清以来,宁渠村私学教育兴盛,“耕读传家”蔚然成风,文化底蕴深厚。

69岁的张海都是宁渠村出生长大的村民。 11月2日,他完成了家务,来到村委会。 闲暇时,张海全经常来这里的农家书屋读书。 宁渠村农家书屋收录各类文学、实用技术、生活指南等方面的图书2000多本,党刊15种,科技惠农音像出版物130多张,长时间开放,便于群众借阅,成为村民们学习的重要阵地。

不仅如此,村庄还精心营造了乡风文明的街道,在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沿途还绘制了法治推广、文化建设、文明新风的绘画和展牌200多张。

村上的幸福院也设在村委会的院子里。 每天中午,幸福院免费为村里的老年人提供食宿。 幸福院还有浴室、理发馆、活动室,这些都是免费为老年人采用的。

村里还设有行善义举清单,对全村正直、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模范和典型人物进行广泛推广,用身边的榜样真正感染了所有村民。 “这几年很明显,村子里的风气更文明了。”张海全说:“几乎没有吵架、吵架的事,大家也过得更幸福。”

文化广场的戏很忙

太白山麓汤峪镇的汤峪村,原称为闲家堡村。 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这里。 11月2日,村民闪军良再次来到村委会对面的文化广场。 平时吃完饭,他总是来这里散步。

文化广场有一个仿古建筑的大舞台。 据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这出戏大概修了五六年。 每次过节,村里都在这里活动,唱以前流传的戏曲,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少使用。 文化广场的边缘装饰着以前流传下来的戏曲脸谱的图案,图案下面带有个人资料卡片,介绍着该脸谱。

“我们村这几年很热闹! 以前有很多文化活动,大家也喜欢参加。 ”。 闵军良散步,闲聊村子这几年的变化,眼睛里亮晶晶的。 近年来,汤峪村建设了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幸福院、村史馆、乡村文明街道,以农民画等形式,展示了移风易俗、尊崇幼儿的公益广告。

“自习班也很好! 平时农活很闲,我们村民可以唱歌,可以自娱自乐,每天都很美。 ”。 据闵军良称,村里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社火队、自乐班。 民间社火、秦腔等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旅游旺季,当地村民向游客展示眉户戏、木偶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张子故里传家训[/s2/]

说到张载,大多数人不知道。 他是我国北宋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 张载是眉县人,他的子孙住在槐芽镇柿林村。 据柿村支书杨军宽介绍,张载的子孙迅速发展到第31代。 柿村1000多户村民中,张载的子孙有100多户500多人。

11月3日清晨,柿林村晴朗的天空,村民们变得忙碌起来,出来晨练和洗衣服。 村民王宏建得很早,这几年他一直在做生意。 穿过村子的乡风文明大街,在街角,王宏建有时看到景观石。 石头上刻着“张子故里”,紧挨着景观石刻着载有“西铭”“东铭”的卷轴。

街道两旁是清洁农家小院,庭院外墙上绘有40余幅张载生平事迹、思想、家训和文明公约三字经壁画、书法等。 农家院的大门上挂着“十星文明户”的牌子,根据各个家庭的美德,授予“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不同的称号。

“张载的思想文化传承对我们村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 杨军宽说:“村里的人在张载《四为》《六有》《十戒》的文化熏陶下,世世代代遵守纪律,营造出民风淳朴的良好气氛。” 王宏建也说:“这几年村子的环境变化很大,到处都在绿化。 有时会有烦恼,看到这些花草,心情也变好了。 人生很悠闲”

已经是深秋了,村子里的冬青依然碧绿。 凉亭的两边流淌着水,村子里的人在凉亭里和父母们说着闲话。 在这个田园风光的小村庄里,村民们仰仗经典,聆听流水,一代一代地学习和继承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教诲。

自2007年被明确为全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建设重点示范县以来,眉县大力提高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截至目前,眉县86个行政村中,有82个达到了“美丽乡村文明之家”的建设标准,使这里的田园“四季常绿、四季有花”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 (大众信息网)

:苟笑

宝鸡信息网最新原创作品:

阅读图宝鸡年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报告

标题:“宝鸡:一方眉坞乡土,几多文化记忆”

地址:http://www.bjyccs.com.cn/bjwh/1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