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3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以来,面对突然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央行多次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两手抓,双手僵硬。 央行5月10日发布的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疫情以来,央行根据疫情防控和再生产的阶段性优势,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 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传导顺畅,比较有效地支持了疫情防控和公司再生产,缓解了实体经济的实际困难。

近年来,央行抽逃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枢的关键,采取了多种措施缓解银行货币创造面临的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央行数据显示,从年至年4月,10次减息释放长期流动性8.4万亿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初的14.9%降至9.4%,预计今年春节假期后前两个工作日将投入短期流动性1.7万亿元,流动性趋于合理充裕。 截至年4月,银行发行可持续债务7186亿元,较为有效地补充了一级资本。 年8月以来,lpr改革顺利推进,打破了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引起了贷款的诉求。 随着三大约束明显放松,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顺畅,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从吸引贷款投入看,一季度人民银行下调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每元流动性投入可支持3.5元贷款增长,为1:3.5倍数的放大效应。 从降低贷款利率来看,3月份公司贷款利率为4.82%,比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比去年下降0.78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中期贷款便利( mlf )利率和lpr降幅。 政策降息的效应扩大传导到了实体经济,最优遇贷利率( lpr ) lpr改革较有效地促进了贷款利率的下降。

央行指出,无论从吸引贷款投入还是降低贷款利率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都更加顺畅,银行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发挥良好。

并且,央行表示,下一阶段,要重视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再生产的阶段性优势采取比较措施,保持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进一步缓解实体经济面临的实际困难,缓解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的影响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解师周君芝认为,央行一季度侧重稳定流动性环境和金融负债边缘,二季度将把实体增长和就业问题放在更高的位置。 未来央行的重点是实体信用,与银行负债目的地更直接相关的货币市场是调整摄像头。

据中信证券宏观研报报道,一季度货币政策在降价黄金和调整结构等方面表现出积极效果,后续再贷款和再贴现仍将释放约1.1万亿元的额度,货币政策仍处于施力阶段。 二季度进一步下调利率和降息仍然可行,帮助实体经济复苏。 记者刘琪

标题:“央行: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 市场机制运转良好”

地址:http://www.bjyccs.com.cn/bjsy/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