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2字,读完约4分钟

被再融资束缚的火焰,正在点燃收购重组市场。

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据wind数据统计,沪深两市至少有28家上市公司宣布调整重组配套筹资方案。 但是,全年只有17家上市公司宣布调整补助筹资方案。 而且,大部分是分红造成的。 随着合并重组的新一轮放松,有人认为合并重组市场有望在年内迎来新的突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并购重组行政许可批文对比有效期已暂缓计算,变更配套融资方案后无需更换行政许可批文。 这使得越来越多拿到批文的上市公司紧急出台新的配套融资方案,追逐再融资的政策红利。

但是,证券公司的投票者解体,获得融资新规则的利益有时也需要时间。 第一家从再融资新政中受益的上市公司,预计年底获得资金,从获得资金到找到合适的项目,需要另一个周期。 因此,至少在年中,再融资松动对并购市场的影响暂时难以显现。

成套融资接战再融资新规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宣布至少有28家上市公司将调整重组配套筹资方案。

据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包括爱尔眼科、克来机电、国网通等在内,上述28家上市公司配套融资方案的调整,首先集中在发行对象增加到35人上限,发行价格增加到8折,符合条件的发行对象认购锁定期减半3个方面,目前

此前2月28日,证监会决定允许上市公司部分调整配套融资方案,并购重组配套融资和再融资新规将进一步完成合并。 其中,对已取得批文但尚未实施补助融资的项目,除不得调整补助融资总额外,上市公司还可以调整发行股票的价格、发行对象数量、股票锁定期、发行股票规模等副本。 国海证券宏观研究负责人樊磊认为,再融资新规的落地实质上缓解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时增发融资的监管约束,是利好公司并购重组的。

收购市场的盛况难以再现

最近的再融资政策受到束缚,使合并的补助融资更加便利。 申宏源新股战略首席分解师林瑾表示,受春节假期和新冠引发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2月以来,评标委员会只对3个定增并购项目进行了评审,处于年来月度低水平。 这次确定了配套融资和再融资新规的联系安排,处理了新规在相关行业实施的一致性问题,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利益。

结合再融资新规在定价、锁定期、减持等方面的保护制度加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诉求将更加激励,定增并购市场预计将再次焕发活力。

但是,也有人投票者提出不同的意见。 再融资新政一出台,无疑会刺激并购市场的活跃,但要恢复到年到年的高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联储证券投领域业务负责人印第安纳波利斯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限制并购重组的核心因素是ipo注册制的快速推进。

他说,目前的监管对并购项目的控制很严格,特别是在三个方面。 而且,在市场好项目不多、上市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并购重组近两年给目标企业股东带来的附加值在10~20倍左右,远远不及科创板、创业板的40倍市盈率。

扩张型并购降价了

作为一线投行人员,我们多次听到上市公司越明显难以实现高质量并购的目标,上市公司就越无法并购,也越不打算并购。 回顾一下,证券公司的投票者有这种感觉。

数据显示,在高质量资产枯竭、上市公司难以掌握的双重压迫下,全年上市公司扩张型并购比去年同期减少29.63%,累计交易额2709.8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5.87%。 历史数据显示,年扩张型并购已降至冰点。

并且,在监管层鼓励产业并购、重拳抑制跨境并购的影响下,上市公司跨境并购迅速收敛,监管威力明显有效。 2021年单方面跨境并购交易额共计412亿7800万元,同比减少60.73%。 与新兴热点领域相关的交易额比去年同期减少73.07%,为469亿元。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另一方面,年合并潮后,盲目跨境合并导致大规模商誉减值、巨大亏损等教训,使上市公司对合并更加谨慎。 另一方面,近两年股市低迷,目前除租赁重组外,上市公司并购通常无法从二级市场积极应对,许多高质量目标难以获得相应的利润。

尹中佑解体,年上市企业扩张型并购仍不活跃,首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近两年并购重组带来的估值逐年下降。 但是,随着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的大力推进,高质量资产越来越倾向于ipo。 其次,在上市公司普遍面临资金、经营等压力的情况下,更少的公司有自主扩张的意愿和实力。 此外,市场上的高质量资产越来越匮乏,也难以激起真正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的并购热情。

标题:“多个企业调整重组募资 配套融资接轨再融资新规”

地址:http://www.bjyccs.com.cn/bjsy/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