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5字,读完约4分钟

瘟疫让这个冬天特别凛冽。 半个月以上的休眠,足以让许多实体公司承受沉重的经营压力,面临未知的价格波动风险。 但是,现货公司巧妙地利用了期货市场,通过模式的创新,在非常时期提高了公司生产经营的防护。

上海纺织投贸易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上海纺投)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特有创新模式的籽棉套现成功受此次疫情影响,不仅通过棉花期货和pta期货套期保值,缓解了生产经营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和实物运输。

提高产业链顾客的免疫力

上海纺投业务主要涉及棉花等大宗商品的进出口、出口贸易等,年经营棉花超过20万吨,年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近200亿元。

此次新型疫情来势汹汹,恰逢春节,棉花相关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但沪纺投积极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模式创新,不仅保证了自身经营平稳,也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案

据《证券日报》记者报道,疫情爆发后,上海纺织投业务团队在期货市场于2月3日恢复交易前,与江苏、安徽、湖北等多家纺织公司的客户进行了信息表达。 他们发现,大部分分公司的棉花库存只能维持一周。 在现货市场停止交易、道路跨省物流严格监管的背景下,产业链下游对棉花采购抱有异常焦虑。 上海纺投结合市场参与经验,认为郑棉的期望价格在节后可能惯性见底,但目前低位同样是购买机会,后市发生的疫情转折点也很可能是棉价转折点,因此为稍下游的顾客定制了各种应对方案。

后市和预想的一样。 受春节假期疫情发酵影响,节后国内许多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见底,棉花期货也不例外。 其中,棉花2005主力合约以下跌收盘,此后一天大幅走低,创下12130元/吨近4年的新低,但接下来几天出现了修复性反弹。

上海纺投通过籽棉套模式,在收购环节保护棉花资源,锁定加工利润,按照限价销售的既定方案,节后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及时的平仓操作。

籽棉套是上海纺织投年推出的创新业务。 在收购环节中,结合籽棉、棉籽、期货盘面、优质贴水等因素,明确价格、锁定利润,有效规避新棉集中上市期保护窗口出现暂时性、拥挤的风险。

根据该模型,上海纺织2月3日和2月4日棉花期货价格低位,分为江苏海达纺织平仓的600吨棉花空单,确保了其一个月的棉花使用量。 上海纺投仍在低位平仓投300吨棉花空单,确保安徽东至双江纺织半个月的棉花用量,并为此垫付资金400多万元,为双江纺织及时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湖北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 由于疫情旷日持久,物流、订单、库存、资金、人员等因素对湖北纺织公司生产经营的冲击远远高于其他省份。 我们与疫情严重地区的客户相比,采取了延长合同履约期限、减免服务费用等一系列支持措施。 上海纺投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湖北天门某纺织公司和企业是长时间合作伙伴,春节前刚从上海纺订购了700吨新疆棉花,受疫情影响,湖北省内各类公司复工时间持续延迟,该公司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 为此,我们减免了300吨棉花的资金利息,回购了400吨棉花,承诺为公司及时出货,比较有效地减少了公司的损失。

利用场外市场处理资金难题

利用好场外市场是沪纺投在特殊时期冷静应对市场风险的另一关键。

目前涉棉公司普遍参与期货市场,以标准仓储单形式存在的现货更多,截至年2月14日,郑商所棉花仓储单(注册+预报)突破4.25万张,合计超过170万吨,持续刷新历史纪录,占同期棉花商业库存的30%。

为了适应市场时期目前的快速发展趋势,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依托现有的仓单交易模式,于年引进浦发银行参与,创新推出标准仓单申购断式回购业务。 客户可以直接与银行对接,实现资金的t+0转账,当天获得融资金,在公司采购、销售和库存盘活等环节降低仓单融资价格,达到增效、降价金双重效应,进一步促进生产融合。

为了应对节日长假期间潜在的行情变化风险,上海纺织于节日前一天的1月21日在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交易了近4500吨棉花仓单,当天获得了5000万元以上的流动资金。 春节长假过后,期货盘面受疫情影响开始发酵,但上海纺织投已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应对市场风险。 据统计,上海纺织投2月3日至14日累计质量保证棉花标准仓储单44815.517吨,流动资金超过4.5亿元,回购仓储单22096.233吨。

标题:“革新“籽棉套”模式 公司期现结合提升产业链顾客“免疫力””

地址:http://www.bjyccs.com.cn/bjsy/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