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9字,读完约4分钟

作为解决重大风险的重要一环,银行领域的监管力度依然很强。 6月2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银保监系统于今年5月向银行领域机构和工作人员共发放113张车票(按公示日计算),罚款金额共计4321万元,处罚对象几乎涵盖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 除了内部控制管理不善、信用工作违规等严重灾区外,数据管理问题也成为监管关注的焦点。

共计罚款4321万元

13张罚款、4321万元罚款、日均约3.6张罚款,是银行机关5月处罚的总体情况。 与4月超过200张的罚单数量相比,5月整体处罚力度有所缓和,但处罚金额较高,处罚与详细业务密切相关的特征也凸现出来。

具体来说,今年5月,银保监会机关发布了9条行政处罚新闻,共计罚款1970万元。 各地银保监局公布36张罚款,共计罚款625万元。 各银保监局公开罚单68张,共计处罚金额达1726万元。 处罚对象为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

从具体处罚对象来看,5月份银领域工作者收到的个体罚款数量为54枚,其中39人受到警告处分,6人被取消一定时间的高管资格,还有2人被判处终身禁止银领域工作的顶级处罚。 禁业的原因主要包括贷款不到三位数,员工借用顾客的贷款资金直接承担经营责任。 对内部统制制度的执行严重违反慎重的经营规则直接负责等。

另外,巨款罚单频繁出现。 5月份11张银行罚单处罚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其中一家农信社也收到100万元罚单。 据三明银保监局5月18日发布的行政处罚新闻报道,尤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因违规注销贷款,调查个人贷款前未能履行职责的问题,被罚款130万元。

北京科学技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教授刘澄表示:“5月份,监管发放了100张以上的银行罚单,同时证明监管一贯严格,对违规事件具有零容忍、认真的解释责任。 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银领域不规范的经营行为、风险脆弱性依然存在。 在严格监管的背景下,银行必须引以为戒,引起重视。

数据成为重点

从处罚原因看,信用管理不到位,信用工作违规仍是重灾区。 5月113张罚单中,在未发现贷款3、信用审查不严格、违规发放贷款和贷款资金被挪用等信用相关问题上,监管部门共开出60张以上的罚单,处罚金额也超过1800万元。

除了信贷业务外,监管还加强了对数据疏漏和违规行为的管理。 5月9日,银保监会发布9张百万元级罚单。 其中8家剑指监管标准化数据( east )系统的数据质量和提交数据存在疏漏和违规行为,涉及6家国有银行和2家股份制银行,8家银行共被罚款1770万元。 从违规情况看,首要的是应报告现场漏报或申报错误,分户帐详细记录未报告,包括理财产品数量漏报等问题。 有趣的是,这也是银保监会首次发行银领域的east系统罚单。

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表示,监管表明,为加强新闻披露和数据监管,监管高度重视新闻发布。 从目前的处罚理由来看,曝光的问题主要是银行的漏报、误报,这也反映出银行对新闻申报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申报工作的规范性、标准性有所提高。

各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监管

年是为了防止化解重大风险的攻防战的收官年,监管机构要为银行领域的合规经营打下基础。 除了加大处罚力度外,监管部门也将完全惩治员工机构,加大市场混乱的整治力度。 例如5月27日,央行发布了11项重磅金融改革措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成熟的项目大致发布。 其中包括《加强金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意见》。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认为,从罚单情况看,银保监会持续关注各类爆发的风险现象,重视监管规律的强调和监管能力体系的建设,也关注各银行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和风险控制的细节。 未来监管将继续保持对当前中银领域经营指标、业务操作、人员行为等各方面的精细监管办法,资本杠杆、流动性、定价、资产质量、信贷政策、涉房行业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仍很强。

刘澄认为,在严格的监管总基调下,未来金融监管趋势越来越多的是规范、合法、有序。 即逮捕过去不规范、被忽视的案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恢复必要的金融秩序,使金融在有序、规范的轨道上健康快速发展。

在严格监管持续的基调下,合规已成为银行领域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 陶金指出,银行需要积极适应监管环境,在工作经营和操作细节方面加强内部风险管理。 在业务方面,关注对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的扶持,积极应对监管和鼓励的政策方向。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吴限

标题:“强监管持续加码 银领域5月合计被罚超过4000万元”

地址:http://www.bjyccs.com.cn/bjsy/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