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7字,读完约2分钟

棉花越过脚踝,48岁的棉农努尔东吾守尔不知道自己的25亩棉田在哪里。

努尔东吾守尔记得,过去这片田地凹凸不平、起伏不平的土地被横七竖八的田埂割掉,属于大小不一的房屋。 他每天沿着田边下小路,路边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土渠。 现在,田间小路笔直展开,宽可乘大型农业机械,直划一线。 平整土地收集了连续片,土渠也被防渗渠取代。

废墟、狭窄的道路、土渠等南疆乡村常见的景象,如今正在消失。 今年年初,努尔东吾守尔所在的新和县塔姆格拉克乡,组织村民成立了栽培合作社,让村民分别参加耕地。 县政府出资合作社的土地进行了高规格的平整。 小碎田融合连片成为规模化栽培、机械化管理的现代农田。

合作社取得土地担保权确实大体上说,村民拥有的不再是有具体方位的地块,而是代表入股土地亩数的量化所有权。 因此,努尔东吾守尔不知道自己的耕地具体在哪里,但他不在意。 因为所有权是真的。

在这条魏干河冲积的绿洲上,新和县10万亩土地将平整,实现规模化经营。 今年春季播出前,塔木托格拉克乡已经完成了一万亩。

负责这项事业的乡长亚库甫·沙塔尔说:“土地必须是平坦的。 否则,现代化的大型农机和高效节水设备根本无法进入。

新县所属阿克苏地区是新疆重要的产棉基地,但近年来当地面临瓶颈,其中土地不平地面和碎片化、高效节水技术无法宣传,大型机械难以作业是重要原因。

依托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支持的附近沙雅县50万亩国家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成效显著,其种植模式和规模化经营为周边农业区提供了参考。 新县塔木托格拉克乡今年春天开始了这项事业,通过鼓励村干部和返乡大学生领导合作社,目前在全乡成立了12个合作社,8万多亩土地实现了空前的规模化经营。 旧田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记者李志浩、张晓龙)

标题:“碎田变条田:南疆农业驶入规模化“大道” 实现规模化经营”

地址:http://www.bjyccs.com.cn/bjsy/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