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0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政策红利的叠加和技术的进步,氢能产业进入了快速阶段。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江苏、四川、广东、河南、河北、山东等多省出台了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长时间规划,加快了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公司层面,除鸿达兴业、雪人股份尽快布局氢能产业外,工业能源行业中石化、中石油等多家央企也在竞争布局氢能业务。
中信建投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领域首席分解师杨藻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氢能产业链相对较长,现实情况是,目前即使是尖端的制氢、加氢、储氢环节,终端燃料电池系统、电炉及核心
氢能产业正在迅速发展,逐渐进入高速公路
21世纪初,中国开始抢夺氢能这片蓝海,提前规划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氢燃料电池汽车纳入国家战术新兴产业计划。 近年来,随着政策暖风的吹袭,去年11月,国家统计局首次将氢气、煤炭、天然气、原油、电力、生物燃料等纳入年度能源统计。 年4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十四五计划中,氢能、储能等新技术在区域能源供给中的比重将大幅提高。 在今年的两会上,氢能首次被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计划。
客观地说,我国氢能的快速发展还处于比较早期的起步阶段,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采访中,杨藻告诉记者。
总部设在广州的民营企业鸿达兴业早在年就设立了氢能研究院,在制氢技术、加氢液化技术、稀土储氢技术、储氢装备等行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备了规模化生产、应用的条件。
今年4月28日,鸿达兴业投资建设的中国第一条民用液氢生产线终于在内蒙古乌海市顺利生产液氢,一举打破了我国民用液氢无法长时间自主生产的困境,不仅填补了民用液氢制造的空白,还打破了国际上对中国液氢产业的封锁,氢气产生地和氢气产业
同样作为产业链下游重要一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在有条不紊地快速发展。 与电动汽车的电池相比,存在能量密度低的缺陷,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零排放、零污染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清洁环境保护的理想技术。 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蓝皮书》的目标,到200年,中国燃料电池车辆将达到1万辆,氢气站数量将超过100座,领域总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 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辆拥有台数将达到200万台,氢气站数量将达到1000台,产值将突破1万元。
从地区快速发展来看,各地的氢能产业也在大步前进。 年8月29日,江苏省工信厅、发改委、科技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了江苏省氢能产业具体快速发展目标,到2021年,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建立,技术标准不断完善,示范应用不断扩大,建立了初步完善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体系,
进入今年以来,四川、山东等地也相继发表了氢能的长时间计划。 今年6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氢能产业长时间快速发展规划(-2030年)》,确定了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路径,细化了产业快速发展的指标体系。 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山东省力争用10年时间使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综合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四川省经济和新闻化厅主导制定的《四川支持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中,6项政策中处理了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关联。
资本竞争的布局夺走风口
氢能热在各地策划展开,吸引了大公司们的入局。
今年7月,中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氢能正迎来高速发展的战术机械遭遇期,中石化将继续加大氢能行业的投资力度。
另外,石油巨头之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也处于加码氢能产业布局,于今年8月新成立了合资氢能企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上述两家石油巨头外,截至目前还有12家能源行业央企涉及氢能业务布局。 大的入局对氢能领域确实有好处,中石化拥有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氢气站互联网布局等也具有天然特点。 杨藻表示。
8月10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供应商亿华通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被市场誉为氢能第一股,领域备受鼓舞。 据采访,许多a股上市企业在氢能产业布局上也有符号。
标题:“氢能产业快速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 A股上市企业竞相布局”
地址:http://www.bjyccs.com.cn/bjsy/6814.html